返回網站

如何讓爬山更輕鬆?以在台灣自主登山一個月為例

broken image

文/宣旭

攝/宣旭

( 1 ) 天數多一些

其實我覺得這一點是最有效的,沒有之一啊!就是原本要走2天的行程把它排成3天,3天的行程排成5天,三周的行程排成一個月!

增加天數 = 稀釋難度

如此一來所有艱困的行程都有可能會被我走到歲月靜好、法喜無邊。

我自己的私人山行蠻偏好安排這種天數 N+1、N+2、N+3 之類的行程,天數一拉長,每天大約下午一、兩點就能到營地耍廢,每天都有半個休息天的概念,即便當天腳程較慢或天氣不好也不會有壓力。有時間就是任性,歡迎一起體驗當個「時間大富翁」。

嗯…跟我一起爬山的朋友,在空閒時間的利用上,都蠻有創意的:僻靜獨處、烤火聊天、帶茶去泡、帶圖去畫、帶書去看、帶筆記去寫,或…帶直笛去吹 XD

◆ 適合對象:

- 喜歡花更多時間待在山上的人

- 喜歡登山行程有更多空閒的人

- 腳程慢的人

◆ 不適合對象:

- 沒時間的人

- 想追求短時間成就紀錄的人

- 喜歡行程滿檔的人

- 無法享受空閒的人

( 2 ) 揹輕一點

背包重量會直接影響登山難度,如果能在登山過程中,在確保安全與舒適的前提下,讓背包盡可能的輕,那麼登山絕對會變得輕鬆很多!

現在實踐「登山裝備輕量化」已不會再像6年前一樣被當作異類了:被許多山友覺得能力弱(過去傳統登山能揹重=強),或認為我爬山不安全(裝備帶不齊全才會那麼輕)。

輕量化的概念近年已很流行,相關資訊如文章、書籍、課程、社群等都已多如牛毛,在這資訊極為容易取得的年代,學習輕量化知識、技術不再是難事!所以我也沒打算贅述啦,你各位想學習請自行估狗一下囉!

輕量化的日益流行,讓主流觀念慢慢變成「揹得輕=強」或「揹得輕=潮」,然後人們開始一窩風無意識地追求輕量,這對我來說是一種「輕量化的迷思」,所以在這邊分享一些文字,是我的一點小反思:《登山個性化,爬出我自己的樣子》

如果是一個月的自主山行想揹輕一點,可以請朋友上山補給(考驗社交力),幫忙把我要的東西在指定的時間帶到指定地點,或者也可以花錢請高山協作員幫忙補給(考驗財力),當然事先自己先去各個補給點藏補給品也是可以啦(考驗閒力,也考驗運氣,因為可能被偷),一趟山行補給越多次照理說就可以揹越輕。

◆ 適合對象:

- 喜歡安全與舒適登山的人

- 想以裝備為媒介,認識自己與野地的人

- 想被看做強者的人

- 想跟上潮流的人

◆ 不適合對象:

- 喜歡負重的人

- 還不想透過裝備進行自我覺察的人

( Ps. 不想自主登山的話,其實也可以花錢請高山協作員供你吃住。除了原本的包吃包住服務外,只要願意付錢,大概除了你的 body 之外,其他所有裝備都可以請人揹。強烈建議找「隨隊」協作員全程走在你身邊,雖然費用較高但較安全,不要讓你的裝備遠離你啊)

( 3 ) 平時保持積極運動習慣 / 做好行前體能訓練

嗯…「平時保持積極運動習慣」或「做好行前體能訓練」就能讓爬山更輕鬆,聽起來超像廢話…,這根本就是國際常識了對吧?!

登山主要考驗「心肺能力」與「肌耐力」,因此訓練通常以這兩項為主。

那具體要怎麼訓練呢?像我這種只是把登山當作休閒嗜好的「業餘登山者」,即便是想在台灣走長達一個月的高山縱走,以目前個人經驗來說,「以登山訓練登山」其實就綽綽有餘了,登山就是最有效果的訓練方法,運動生理學的書把它稱為「特殊性原則」,對登山訓練而言貢獻率最高的運動項目就是登山,因為以登山做訓練,無論是心肺能力或肌耐力的訓練都完全契合登山本身。

其他與登山的特殊性較契合的運動項目,如上下樓梯、長跑、單車爬坡、飛輪…等,對登山體力提昇都有效果。反之,若選擇了較不契合的項目,即便再怎麼努力,登山體力也難以提高。

但如果我立志成為「職業登山家」又是另一回事了。光是去爬山,可能並不是訓練的最佳方法,我會再尋求更好的訓練方法。(國外有許多重量級參考書,但目前有中文翻譯似乎不多?)

◆ 適合對象:

- 想去登山的人

◆不適合對象:

- 不想練體能的人(強烈建議別去登山,以免害人害己)

( 4 ) 照自己的速度行進

登山時照自己的速度行進是最輕鬆的,但什麼是「自己的速度」呢?

自己的速度若轉換成運動生理學的詞彙,就是不產生乳酸的速度,就是以「無氧閾值」以下的速度步行,若要說自己的速度就等同於「無氧閾值」也不為過。

無氧閾值=最大心率的75%

將心率控制在無氧閾值以下,理論上不會產生乳酸,而燃燒的燃料簡略來說有一半是我剛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,另一半則是原本就儲存在我體內的脂肪庫存。因為有一半的燃料來自我體內庫存,所以我比較不容易飢餓,食物就不用帶太多。(脂肪需要和碳水混合才會燃燒,所以爬山要減肥一定要時常補充碳水,否則脂肪會改跟蛋白質燃燒,導致肌肉被消耗掉QQ)

如果心率超過無氧閾值,乳酸會快速累積(肌肉容易疲勞),而燃燒的燃料會變成幾乎是碳水化合物(所以爬山要減肥不能走得太喘不然無法燃燒脂肪啊!),心率越高,對碳水化合物的依賴就越高,所以我就需要一直吃一直吃,因為大部分的燃料需要靠我吃起來,所以食物就需要帶比較多。

總之,將心率控制在無氧閾值以下,肌肉比較不會痠,肚子也比較不會餓,整體而言其實就是「比較不疲勞」的意思。

那如何將心率控制在無氧閾值以下呢?最簡單的方法就是「只用鼻子呼吸」,這樣最大心率百分比就大概會落在55-75%。如果喘到需要開嘴巴來呼吸,就表示心率超過無氧閾值了。

所以我登山的速度都盡量維持在只用鼻子呼吸所走出來的速度,這就是「我的速度」。只要一開嘴巴呼吸,我就會立刻掌嘴….ㄜ不是不是,就會放慢速度,除非要趕行程,或者嘴巴覺得太寂寞 (?)

◆ 適合對象:

- 擁有願意讓你照自己的速度行進的夥伴

- 想減肥的人

- 想揹輕一點的人(對食物需求變低)

◆ 不適合對象:

- 沒有願意讓你照自己的速度行進的夥伴

- 怕減肥的人

- 鼻塞的人

broken image

( 5 ) 營養均衡

想讓爬山更輕鬆,營養的補充也是非常重要的,若要進行一個月的長天數山行,每天只吃泡麵的話不知會不會成仙呢?XD

◆ 熱量

根據國際山岳聯盟醫療委員會的試算,成人以一般速度登山時的能量消耗量,以空手而言,每小時每公斤體重相當於6大卡,揹20公斤背包則為9大卡。

以我體重60公斤爬山8小時,

能量消耗量:

空手 = 60公斤 x 8小時 x 6大卡 = 2880大卡

揹20公斤 = 60公斤 x 8小時 x 9大卡 = 4320大卡

揹10公斤 = 中間值3600大卡

行進中不需要完全補充這些能量,剛剛第4點有提到,若用「自己的速度」行進,能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其實是由體內脂肪供給(肚子那團肥肉,就是我輕量化的資本 ),所以只需補充一半到三分之一即可。

比如說一天能量消耗量3600大卡的行程(揹10公斤走8小時),就需要補充1200-1800大卡以補充行進期間的消耗,加上我行進以外時間的基礎代謝量1000大卡,得出一天總共需要2200-2800大卡。因此我一天給自己準備600公克的食物,然後我會盡量選擇每1公克超過5大卡的高熱量食物,這樣一天就能補充3000大卡,即可滿足一天所需熱量。

◆ 碳水化合物

行進間最好的燃料,高強度運動(無氧)或低強度運動(有氧)都可燃燒,出現乳酸也會燃燒,不與脂肪混合也會燃燒,是肌肉、腦、神經系統都能利用的能量來源。

碳水的適用範圍較廣,性能也較優,缺點是能量的可儲藏量較少,因此需要時常補充。國際山岳聯盟(UIAA)醫療委員會建議,最少兩小時要進食一次,並以澱粉類和醣類混合攝取最佳。

每天最低攝取量=每公斤體重x5公克,以我體重60公斤就是至少300公克以上。

運動後的30-60分鐘,這段期間補充碳水化合物對恢復非常重要。

◆ 脂肪

高強度運動(無氧)不太會燃燒,不與碳水混合就不會燃燒,出現乳酸就不太會燃燒,可作為肌肉能量來源,但並非腦與神經系統能量來源。

脂肪的適用範圍較窄,性能也較差,優點是能量的可儲藏量很大,看看自己的肚子….XD

◆ 蛋白質

蛋白質對於修復受損組織與維持免疫功能相當重要。

一個活動量位於平均值的人,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攝取0.8公克蛋白質。爬山時運動量肯定超過平均值,我自己是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大約1.6公克的蛋白質,以我體重60公斤就是大約96公克。

運動後的30-60分鐘,這段期間補充蛋白質對恢復非常重要。

想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,但又不想揹很重,我的作法是帶乳清蛋白粉上山,選擇分離式乳清蛋白即便我有乳糖不耐症也可食用,不會有腹瀉問題。

◆ 維生素 & 礦物質

想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與礦物質,但又不想揹很重,我的作法是帶綜合維他命發泡錠上山,並選擇營養素全面一點的發泡錠。

雖然覺得吃原型食物最好,但要帶它們上山,對我來說重量是個負擔,尤其是長天數的行程。至少以我目前個人經驗,在山上吃一個月的「加工營養食品」,體感上還是覺得頭好壯壯,健康完全沒問題。

◆ 魚油膠囊

魚油富含Omega-3,補充魚油可以減少運動引起的發炎反應。

◆ 咖啡因

大量研究顯示補充咖啡因能增加10-20%耐力,也能延後力竭出現的時間達10-20%。

對體重70公斤的人而言,咖啡因適當攝取量為140-210毫克,提高劑量不會提高正面效果。

但我個人攝取咖啡因最主要的原因,其實是它可以提高燃脂率,因為平常沒有吃早餐的習慣,登山時也不吃,據說早餐若攝取一些咖啡因,剛開始行進時可暫時降低對碳水化合物的依賴,讓身體多一點以體內脂肪庫存作為燃料。

◆ 水

脫水量(公克) = 5公克 x 體重(公斤) x 登山時間(小時)

即便背包重量、海拔、季節等條件不同,這個公式也不會有太大變動。

體重60公斤的人登山8小時,他的預期脫水量=2400公克,因此只要補充等量水份即可。

但現實登山要帶到上述公式那樣足夠的水,有時候可能不實際,因為水很重而且不一定容易取得。

但為了安全、舒適地登山,即使無法補充與脫水量等量的水份,至少也應該努力將脫水量控制在體重的2%以下,因此可得出新公式:

必須攝取飲水量(公克) = 5公克 x 體重(公斤) x 登山時間(小時) - 20 x 體重(公斤)

體重60公斤的人登山8小時,他的必須攝取飲水量=1200公克,意即只要補充1.2公升的水份即可。

運動後的30-60分鐘,這段期間補充水份與電解質對恢復非常重要。

◆ 適合對象:

- 想透過科學讓登山盡可能營養均衡的人

- 對登山糧食輕量化有興趣的人

.

◆ 不適合對象:

- 想成仙的人

- 不接受加工食品的人

(6) 放鬆肌肉

想要輕鬆爬山,就不能不重視運動後的恢復,除了運動後的30-60分鐘,好好補充能量能讓身體快速恢復之外,放鬆肌肉我覺得也同樣重要啊!

我在營地放鬆肌肉的方法:徒手按摩、拉筋、穿壓力襪。

下山後放鬆肌肉的方法:泡熱湯、按摩槍、拉筋版。

◆ 適合對象:

- ​重視運動後恢復的人

- 不想受傷的人

◆ 不適合對象:

- 喜歡身體硬梆梆的人

( 7 ) 好好睡覺

沒有好的睡眠,談何輕鬆爬山呢?

好好睡覺對恢復非常重要,《打造極致登山體能》一書指出,「快速動眼期」是睡眠的關鍵階段,每次為期90-120分鐘,會整晚反覆循環,涉及非常深層的放鬆,有助於恢復。任何妨礙「快速動眼期」的事物,都會對恢復產生嚴重影響。

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個在任何地方都算好入睡的人,但在山上睡眠品質確實會不可避免地變差Orz

推測原因:

◆ 身體還在適應高山環境

山上環境和山下很不一樣,山上氣溫較低、氣壓較低、氧氣較少、濕度較高,因此容易睡睡醒醒。

◆ 作息時間跟山下差太多

登山作息通常是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」,天亮就起登,晚上6點就可以睡了…。有些看日出的行程甚至凌晨1、2點就要起床,跟山下有如此巨大的作息差異,我想生理時鐘肯定會覺得無比尷尬。

◆ 被山友吵

山屋或營地通常會有其他山友,作息不同就容易互相干擾,此外還有鼾聲的問題…>"<

我的因應策略:

◆ 上山前調整作息

跟山上相比,我在山下的作息相對晚睡晚起。

因此上山前幾天會讓自己早點睡,每天循序漸進,不用一次就拉到很早睡,睡不著也沒關係,躺著放空也很好。

也會要求自己早點起床,也是每天循序漸進,不用一次就拉到很早起,起不來也沒關係,明天再努力 (咦?)

總之就是在上山前盡量把生理時鐘調整到跟上山作息相近一點,以幫助適應。

◆ 睡久一點

一言以蔽之就是「品質不夠,時間來湊」XD

在山上睡睡醒醒有啥問題?反正醒了就再睡啊?

我算好睡的人,而且在山上更好睡,在山上我很樂意一天投資超過10小時給睡眠。

一時睡一時爽,一直睡一直爽 XD

◆ 避開人潮

傳統路線只要遇到假日就是會有人潮,在山屋或營地就會有被吵的可能,通常人越多吵得越厲害,晚上的交響樂演奏更是驚天地、泣鬼神 Orz

因此如果要安排長天數路線,原則上我會想盡量把傳統路段安排在平日走,非傳統路段安排在假日走,以避免人潮帶來的睡眠干擾。如果一定得把傳統路段安排在假日,會考慮搭帳篷不睡山屋,或避開比較熱門的營地。

◆ 眼罩 & 耳塞

跟其他山友一起住時,不可能要求別人在我睡覺時不准開燈、不准出聲,因此自備眼罩與耳塞可以讓我好睡一點。

秉持著輕量化的一物多用原則,我的毛帽往下拉一點就是我的眼罩,我的耳機也可以當作耳塞,所以就不會特地帶眼罩與耳塞了。

◆ 寧願犧牲一點重量來優化睡眠品質

對我來說「睡得好」的優先順序排在「背得輕」之前。若裝備多帶一點、揹重一點,能優化睡眠品質,我通常傾向願意。

broken image